欢迎您来奉贤人才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业指导 > 简历指导 > 名校总裁班—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名利游戏
名校总裁班—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名利游戏
作者:www.shfxrc.com 时间:2009/4/28 阅读:394次
名校总裁班--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名利游戏

      清华大学、“总裁班”、身价千万的公司老总、办学合作者揭内幕,当这几个看似无关的关键词碰撞出“火花”时,情况会怎样?


     于博的诉讼、知情者的现身,将以往各取所需、你情我愿的高校继续教育,一下子推到社会放大镜下。与越办越多的培训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继续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缺失。


    于博,辽宁省沈阳市一家贸易集团总裁,花3.7万元上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班”,自觉上当,打了一场备受社会关注的“培训门”官司,一审落败。


    就在于博郁闷之时,张某的出现可谓“峰回路转”。这位某知名大学“变革管理与领导潜能开发高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除主动联系到于博表示声援外,还准备和与自己有培训协议关系的那所大学对簿公堂。


    于博的诉讼、张某的现身,将以往各取所需、你情我愿的继续教育,一下子推到社会放大镜下。


    “这很可能成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即便只是一场口水仗,名校的金字招牌与金钱之间的眉来眼去,也将变得不那么热辣和赤裸。


    有的学员一天课也没上,也拿到了结业证书。在整个过程中,某些大学的培训中心基本上只做两件事:盖章和收钱


    尽管名校“总裁班”如今已是多如牛毛,但被推上法庭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总裁班拔了个“头筹”。


    事情还得追溯到一年前。


    2008年1月,于博花了3.7万元后,成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总裁班”学员。开班后,招生广告中承诺的林毅夫、郎咸平等多名专家、学者均未到场授课。而且,教师整体素质不佳,原定60人的小班“增肥”为170人的大班,教学组织管理混乱、授课时间严重不足

来源:奉贤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