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远郊的奉贤区,曾经苦于工业企业多而散、档次低。如今,这一景象已悄然改变:今年上半年,企业个数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到20%的“6+8”产业,工业产值占到全区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的60%左右。今年前10个月,奉贤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超百亿元,一举跃升为全市同行业第二。
所谓“6+8”,即奉贤区着力发展的六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在奉贤,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数量占99.9%。区领导始终认为,培植一方适宜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土壤,是首要大事。
“奉贤区主动对接上海九大高新技术产业,明确了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装备、生物医药、航空配套、智能电网为主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委书记时光辉说,通过各项政策引导,奉贤着力对全区各产业园区实施战略招商,集聚战略资源。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配套等四个产业基地已经由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小组办公室批准。
门槛高了,落户奉贤的企业能级随之提高。目前,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规模频创全区之最的重磅项目,分别在奉贤东部投产和建设。9月20日,投资40亿元的中国医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也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达58亿元。
领头雁落户,带来了同类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聚集,更催生了区内企业寻求“调结构”的热切动力。上海玻璃钢研究院原是一家配套生产军用雷达罩、导弹头的专业公司,背靠国有军工这棵大树,生产经营长期以来“温饱有余、小康不足”。奉贤区确定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后,公司敏锐察觉到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果断转产研发应用于风能发电机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大叶片,投放市场后一炮走红,企业的市场份额也迅速跃居行业排位前10名。“企业好比一艘船,选准产业,就是选对市场。”企业总经理柳伟钧说,奉贤区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及时为企业指明了方向。
转型中,壮士断腕需要勇气,舍中求得更要信念与智慧。阵痛一时,带来的却是更优化的经济结构。这几年来,奉贤区每年安排淘汰50多家高投入、高能耗、高风险企业,下决心整体迁移了由20多家企业组成的塘外化工区。同时,鼓励现有传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能级迅速提升。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奉贤累计申报各级技改项目464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73项,总投资140.50亿元。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高、精、尖的技术,引领了奉贤区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如今,阿波罗机械、神力科技、凯宝药业、德朗能电池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但拥有同领域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或专利,还承担了国家863等科研项目。超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并坐上全区产出总量第四把交椅;晶澳太阳能去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后,产出总量已跃居全区第三。广电电气、柘中建设、金力泰化工等企业成功上市,为新的腾飞插上了翅膀。